Windows 10 专业版使用 WSL

1 什么是 wsl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(WSL)是一个在 Windows 10+ 上能够运行原生 Linux 二进制可执行文件的兼容层。 与 WSL1 相比,WSL 2 使用更新、更强大的虚拟化技术在轻量级实用工具虚拟机 (VM) 中运行 Linux 内核。

Go 编译标签 build tag

在 Go 中,build tag 是添加到代码中第一行,来标识编译相关信息的,build tag 决定了当前文件是否会被当前 package 所包含,用于限制一整个文件是否应该被编译入最终的二进制文件,而不是一个文件中的部分代码片段。

minikube 安装使用

1 简介Kubernetes 是一个生产级别的容器编排平台和集群管理系统,不仅能够创建、调度容器,还能够监控、管理服务器,它凝聚了 Google 等大公司和开源社区的集体智慧,从而让中小型公司也可以具备轻松运维海量计算节点,也就是 “云计算” 的能力。

近视手术调研笔记

当长时间近距离用眼,导致睫状肌经常处于收缩的状态,导致调节紧张或调节痉挛。晶状体失去睫状肌的牵引就会增厚变凸。☝️ 如上图,当光线进入到眼睛以后聚焦在 D 点,距离视网膜 C 点出现了一段距离。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看不清楚了。最真实的表现是看远处的物体变大模糊。

高并发分布式架构演进

系统中的多个模块在不同服务器上部署,即可称为分布式系统,如 Tomcat 和数据库分别部署在不同的服务器上,或两个相同功能的 Tomcat 分别部署在不同服务器上,系统中部分节点失效时,其他节点能够接替它继续提供服务,则可认为系统具有高可用性。

MySQL 常见问题(三)

1 InnoDB、MyISAM的区别 磁盘文件不同: MyISAM 引擎的表会生成三个磁盘文件: table_name.frm 该文件中存储表的结构信息。table_name.MYD 该文件中存储表的行数据。table_name.MYI 该文件中存储表的索引数据。

session cookie token 的区别

1 Cookie 和 SessionHTTP 协议是一种无状态协议,即每次服务端接收到客户端的请求时,都是一个全新的请求,服务器并不知道客户端的历史请求记录;Session 和 Cookie 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弥补 HTTP 的无状态特性。

MySQL 常见问题(二)

1 索引数据结构为什么不使用红黑树或B树在 InnoDB 引擎中,索引的底层数据结构是 B+ 树。MySQL 的数据是存储在硬盘的,在查询时一般是不能「一次性」把全部数据加载到内存中。红黑树是「二叉查找树」的变种,一个 Node 节点只能存储一个Key和一个Value。B 和 B+ 树跟红黑树不一样,它们算是「多路搜索树」,相较于「二叉搜索树」而言,一个 Node 节点可以存储的信息会更多,「多 …

MySQL 为什么使用 B+ 树索引

1 前言为什么 MySQL 采用 B+ 树作为索引? 如果纯粹的猜测 MySQL 数据库索引为什么使用 B+ 树?那么围绕这个问题的回答通常一定是围绕 B+ 树本身是什么,有什么优势这两点去解释这个问题。

mysql workbench 查看触发器

mysql workbench 是官方推荐的数据库工具,用了很长时间却一直不知道触发器在哪儿😢。 触发器是对单个表的操作,而不是整个数据库的操作,所以 Alter Table 就可以看到触发器:

Go GC 垃圾回收

垃圾回收(Garbage Collection,GC)是编程语言中提供的自动的内存管理机制,自动释放不需要的内存对象,让出存储器资源。GC 过程中无需程序员手动执行。

Github Actions replace env vars in file

Github Actions 是个好东西😀,最近在使用的时候有个需求是,我项目不想把设置成私有的,但是有些配置又比较私密,比如 github 的 Personal access token,这种配置就不能暴露出来。 呃,这种需求前辈们估计也遇到过,github actions marketplace 是个好地方,我去里面搜了搜,果然有很多轮子,但是不知道能不能满足需求。

hugo algolia Unreachable hosts

最近在使用 hugo algolia 时,在 github actions 同步索引到 algolia 时总是出现这样的错误: action error list Unreachable hosts 我用的 action 插件是Algolia Index Uploader,找了半天发现是参数 algolia_index_id 写的有问题😥:

互联网协议简述

1 概述 1.1 五层模型互联网的实现,分成好几层。每一层都有自己的功能,就像建筑物一样,每一层都靠下一层支持。 用户接触到的,只是最上面的一层,根本没有感觉到下面的层。理解互联网,需要从最下层开始,自下而上理解每一层的功能。